“閱讀新火種”公益行動由南方周末報社于2021年啟動,旨在通過多元化的方式推廣閱讀,點燃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年青一代對閱讀的興趣。第一年,活動通過免費開放逾2萬份報紙全年訂閱、校園公益講座、師生征文、閱讀教育公開課等舉措,覆蓋全國8000多所學校,鏈接2萬多名語文老師,帶動逾200萬中學生投身深度閱讀。
2022年4月21日,“閱讀新火種”公益行動再度起航,主要面向全國中學語文教師全新開放《南方周末》報紙全年免費訂閱,還推出攝影挑戰活動、中學生征文等系列子活動,全方位助力閱讀推廣。
2022年4月21日,“閱讀新火種”公益行動再度起航,主要面向全國中學語文教師全新開放《南方周末》報紙全年免費訂閱,還推出攝影挑戰活動、中學生征文等系列子活動,全方位助力閱讀推廣。
2022進行時
-
第二屆“閱讀新火種”中學生讀后感征文活動評選結果公布
-
2022南方周末“閱讀新火種”攝影挑戰活動
定格每個閱讀的美妙時刻。 -
第二屆“閱讀新火種”中學生讀后感征文活動
-
因為TA們,我們不會忘記丨2022南方周末攝影挑戰活動獲獎名單
南方周末“閱讀新火種”,定格每個閱讀的美妙時刻。 -
六封給中學生的信:寫好文章,揚帆高考 | 南方周末讀后感征文
-
定格每個閱讀的美妙時刻:如何拍一張閱讀主題的照片
閱讀新火種“定格每個閱讀的美妙時刻”,邀你挑戰。 -
83年前他畫了五只貓,一只讀書,一只看報,一只織毛線……
-
還有什么能打動保有赤子之心的我們?
南方周末“閱讀新火種”公益行動再度起航! -
20000又20000,閱讀會打開無數個世界
優秀征文
-
正邪難分,順心所愿——讀金庸《笑傲江湖》有感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曾林昊 學校:廣州中學鳳凰校區 -
眼睛看不到的事物只能用心感受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陳雪梅 學校:瀘縣二中外國語實驗學校 -
淺析《百年孤獨》之失眠癥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陳奕舒 學校:陸豐市東海中學 -
跨越的女性解放——讀《簡愛》有感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陳子儒 學校:北京師范大學廣州實驗學校 -
在嚴寒中傲然開出生命之花——讀《簡愛》有感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戴雯 學校:湖北省麻城市思源實驗學校 -
《四世同堂》讀后感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侯業 學校:瀘縣二中外國語實驗學校 -
微礫亦能窺天宸——讀《平凡的世界》有感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蔣一銘 學校:東莞市翰林實驗學校 -
我與安妮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李欣容 學校: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(集團)大沖學校 -
灰色——讀《貓城記》有感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劉子軒 學校:杭州外國語學校 -
少年不甘作瓦礫——讀《山月記》有感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欒茜婷 學校:大連嘉匯中學 -
純粹的哀傷——讀川端康成的《雪國》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耿佳靈 學校:南京市第一中學 -
重生——《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》讀后感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王藝臻 學校:瀘縣二中外國語實驗學校 -
在生與死之間——讀《生死疲勞》有感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夏睿 學校:溫州市龍灣區實驗中學(龍江校區) -
仲夏的離別——讀《云邊有個小賣部》有感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金雨婷 學校:海寧市職業高級中學 -
有一種美直抵人心又遠在天邊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徐暢譽 學校:深圳綠洲學校初中部 -
天命,愛與現在的意義——讀《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》有感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金語彤 學校:紹興市第一中學 -
《半生煙雨,半世落花:李清照傳》讀后感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許金池 學校:深圳光明區實驗學校(集團)華夏中學 -
被操控的世界——《蘇菲的世界》讀后感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應佳妙 學校:溫州高鐵新城實驗學校 -
生命燦放如花,莫負了這盛夏——讀《綠山墻的安妮》有感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練洢彤 學校:鶴山市第一中學 -
以草木之心,游煙火人間——讀《人間草木》有感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于晴 學校:深圳市龍崗區橫崗六約學校 -
愿太陽不再是曉星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陸燁 學校:南京市第十三中學 -
最深沉的愛,是計之深遠——讀《天生有罪》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張涵 學校:大連嘉匯中學 -
讀《追風箏的人》有感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張雨 學校:太原市新希望雙語學校 -
不懼黑暗,啟引光明——讀《復活》有感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?陶樂樂 學校:?廣州市實驗外語學校 -
讀《給青年的12封信》有感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周藝帆 學校:新疆庫爾勒市第八中學(第18中校區) -
陰溝里仰望星空——從《罪與罰》悟人生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?袁靜婕 學校:?甘肅省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-
正視內心,救贖重生——讀《追風箏的人》有感|初中組三等獎
作者:朱子悅 學校:深圳市寶安中學(集團)初中部 -
文明之嘆:《千年一嘆》之我見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?張文杰 學校:?曲靖市第一中學 -
月升時刻——讀《我們仨》有感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張飏 學校:?浙江省蕭山中學 -
《邊城》與《呼蘭河傳》:一點脆弱,一點堅忍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?周珉羲 學校:?無錫市大橋實驗學校 -
清醒后妥協,妥協后回歸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陳宇綺 學校:江蘇省梁豐高級中學 -
《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》與一場荒誕的悲?。咧薪M三等獎
作者:崔軒愷 學校:成都七中八一學校 -
《邊城》——無法逃離的氣性與機心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杜坤陽 學校:北京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附屬中學(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學) -
愛與藝術的永恒回聲——讀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有感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賈雨涵 學校:杭州外國語學校 -
詩本多情——讀《詩經》有感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牛莉 學校:山西省靜樂縣第一中學校 -
呵護一顆傻傻的好奇心——讀周國平《生命的品質》有感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潛可為 學校: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 -
三個陰影的對話--讀《鄉土中國》有感以及對鄉土意義的思考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吳映霏 學校:浙江省溫州中學 -
枷鎖與掙扎——讀《世有一人,如美景良辰——婉約詞女李清照傳》有感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嚴冉 學校:張家港市常青藤實驗學校 -
人生很短,活在自己的眼里——讀《被討厭的勇氣》有感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袁靖茹 學校:郁南縣西江中學 -
大地上的年輕人——《我的二本學生》讀后感|高中組三等獎
作者:施昕彤 學校:江蘇省海門中學 -
于熱望中迷失的每個自我——讀《百年孤獨》有感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周以聞 學校:梁豐高級中學 -
臺上玩月,悠然心會——《乾坤草亭》讀后感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張佳琳 學校:江蘇省海門中學 -
云中誰寄錦書來?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楊娜娜 學校: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學 -
與疼痛相生,與平凡和解|初中組二等獎
作者:趙特 學校:重慶第一雙語學校 -
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——讀《天才在左,瘋子在右》有感|初中組二等獎
作者:趙沛姍 學校:西咸新區第一初級中學 -
破碎的美國夢——讀《了不起的蓋茨比》有感|初中組二等獎
作者:張靜怡 學校:福州四中橘園洲中學 -
撥開云霧,見月明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嚴文 學校: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-
噤聲的膠帶——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讀后感|初中組二等獎
作者:許佳敏 學校:福建省惠安螺城中學 -
淺析《房思琪的初戀樂園》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許若琪 學校:新加坡華中國際學校 -
愿為理想奔與走|初中組二等獎
作者:邱睿劼 學校:杭州市開元中學 -
邂逅云邊鎮,醉憶少年夢之馬——讀《云邊有個小賣部》有感|初中組二等獎
作者:王奕儼 學校:龍灣區實驗中學龍江校區 -
溫柔半兩,從容一生 ——林清玄《人生最美是清歡》讀后感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吳亞楠 學校:成都七中八一學校 -
《朝花夕拾》,一位民族志士平淡的過往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唐灝 學校:郁南縣西江中學 -
時間、夢與現實——讀《云邊有個小賣部》有感|初中組二等獎
作者:秦婷婷 學校:佛岡縣水頭中學 -
且行,且看,且嘆|初中組二等獎
作者:陸正成 學校:安徽省銅陵市第十中學 -
殘陽里的破碎,逃離尋找——讀《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》后有感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馬樂瑩 學校:鐵路自立中學 -
潛越心淵的旅途|初中組二等獎
作者:劉玥言 學校:成都石室聯合中學 -
讀《培根隨筆》有感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李召依 學校:杭州外國語學校 -
平等的呼喚,最難的也是最應該的——《刀疤豺母》讀后感|初中組二等獎
作者:李慧琪 學校:東莞市東城中學 -
我預見了所有悲傷,但依舊愿意前往——讀《你一生的故事》有感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陳冉昕 學校:江蘇省梁豐高級中學 -
讀史鐵生的《好運設計》后感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包嘉瑋 學校:杭州外國語學校 -
凡身圣:探析唐三藏文人形象的獨創性|初中組二等獎
作者:吳夢然 學校:溫州高鐵新城實驗學校 -
請靜靜聆聽知更鳥——讀《殺死一只知更鳥》有感|初中組二等獎
作者:江銘孜 學校:廣州中學 -
解構矛盾:讀懂《蠅王》對人類的警醒|初中組二等獎
作者:黃博瑞 學校:龍灣區實驗中學(龍江校區) -
讀《病隙碎筆》后感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朱珠 學校:北京師范大學??诟綄賹W校 -
日光之下——讀《鄉土中國》有感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沈育丹 學校:杭州外國語學校 -
百年循環中的角色——讀《百年孤獨》有感|初中組二等獎
作者:華栩嘉 學校:杭州外國語學校 -
讀懂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林譚瀅 學校:福建省東山第一中學 -
人生三域——讀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游》有感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陳楨毅 學校:紹興市第一中學 -
出走的靈魂終將回到大地人間——淺讀《一句頂一萬句》有感|高中組二等獎
作者:陳為 學校:重慶市秀山高級中學校 -
任塵世凡俗 心亦有桃源——讀《額爾古納河右岸》有感|初中組一等獎
作者:蔣依軒 學校: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文昌中學 -
教育帶來的新世界——讀《你當像鳥,飛往你的山》|初中組一等獎
作者:孫若萌 學校:大連嘉匯中學 -
從梁山伯到梁山泊——必也正名乎|高中組一等獎
作者:卿珊 學校: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學林蔭校區 -
三壺酒——讀《水滸傳》有感|初中組一等獎
作者:林志浩 學校:瑞安市濱江中學 -
愛與毀滅之歌——讀《防守》有感|高中組一等獎
作者:周小楠 學校:大連王府高級中學 -
憐愛與批判——讀《超越不確定性——海森堡傳》有感|初中組一等獎
作者:李佳妍 學校:杭州外國語學校 -
拿起你,又拿起你——放不下的《百年孤獨》|高中組一等獎
作者:鄭舒羽 學校:浙江省舟山中學 -
歷史洪流下的向死而生——《活著》讀后感|初中組一等獎
作者:陳梓萱 學校: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 -
瘋狂與隱忍,矛盾與統一——讀《紅與黑》有感|高中組一等獎
作者:黃鑫 學校:重慶市秀山高級中學校 -
從《人類群星閃耀時》讀英雄|高中組一等獎
作者:陳禮嘉 學校: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 -
詩酒不擾,江湖不老 讀《鮮衣怒馬少年時》有感
-
慢編輕舟,悅渡塵海 ——《編舟記》讀后感
-
給歲月以文明 ,而非給文明以歲月 ——《三體》讀后感
-
情河
-
前方 ——李娟筆下的母親
-
于莽原之管窺中 —— 讀陳丹青先生《退步集》
-
人生只有一次,你要月亮還是六便士 ——讀《月亮和六便士》后感
-
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——《三體》讀后感
-
望星河璀璨,鑄探索精神 ——讀《中國太陽》有感
-
那片夾在唐詩里的月光 ——讀《余光中詩選》有感
-
《朝花夕拾》讀后感
-
從意象到“境界”論
-
《生存與命運》讀后感
-
剃刀鋒利,得渡人稀 ——讀《刀鋒》有感
-
依然一笑作春溫
-
生未百年,死不“孤獨” —— 讀《百年孤獨》有感
-
懵懂少年初入塵世,歷經磨難成男子漢 ——讀《初涉塵世》有感
-
人世陰晴難定,我亦風華絕代 ——讀《李清照傳》有感
-
言至淺,情至深 ——中國傳統文化之含蓄美
-
讀《哲學家們都干了些什么》所思
-
讀書萬卷不從俗 ——讀《平凡的世界》有感
-
瓦,“家”的一點 ——讀《一器一物》有感
-
擁抱-致默爾索 ——讀《局外人》有感
-
再悟蘇東坡 --讀《蘇東坡傳》有感
-
淺議平衡與制衡 ——讀《狼圖騰》有感
-
客行 ——讀《長安客》有感
-
尋找理想國 ——讀《文城》有感
-
那點不滅的微光
-
此新進者與彼新進者——讀《月亮與六便士》
-
一枚殘酷與溫情共生的硬幣 ——《人鼠之間》讀后感
-
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——讀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》有感
-
詩意與悲傷 ——讀《邊城》有感
-
沉浸生活,拾掇美好 ——讀《巷里林泉》
-
玫瑰的綻放 ——讀《簡·愛》有感
-
試著脫離目的和因果 ——讀《病隙碎筆》有感
-
在泥淖中吟詠關于星星的詩 ——讀《馬可瓦爾多》有感
-
泊舟梁山夢
-
浮生若夢夢無痕
-
從《罪與罰》看苦難和人
-
葦草 ——讀林賢治《讓思想燃燒》有感
2021全回顧
-
南方周末名師公開課:什么是我們需要的閱讀教育?
“閱讀新火種”名師公開課,一場語文的閱讀教育探索。 -
劉亮程的“文學村莊”,物理學家的大世界,因這群孩子而敞開
-
“閱讀新火種”校園公益講座廣州站:李洱、劉穎、止庵開講閱讀的意義
-
讓閱讀流行起來 南方周末啟動“閱讀新火種”公益行動
-
“閱讀新火種”中學生讀后感征文活動獲獎名單公布
-
完整獲獎名單出爐!——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
-
免費!南方周末尋找50位老師參與一場閱讀公益實踐
-
03:27
高考,改變了你的一生嗎?
高考結束了!這一刻,選擇做什么?他們的回答,可能是你的答案。 去表白,去瘋玩,去云游四?!M管去吧。 當高考已然“東去”,人生還有漫長的“西行”之路等著我們探索。 如果要留下一句祝福,只希望你: 別停止閱讀,別放棄文字海洋里這片更廣闊的世界。 【給過來人的提問】高考后,你第一時間做了什么?歡迎留言寫下你的回答。 ? 彩蛋:“閱讀新火種”公益行動正尋找2萬名中學語文老師,發送“贈報”到南方周末微信公眾號可免費申領全年《南方周末》紙質報紙——歡迎把這份禮物送給陪伴你度過高考時光的老師們。 -
06:35
為什么閱讀?《南方周末》《南方人物周刊》記者說…
2021年,南方周末報社著力打造“閱讀新火種”公益行動,旨在立足機構媒體的優勢,整合多方優質資源,推出面向青少年、教師群體的多元化閱讀推廣舉措,讓閱讀流行起來。 4月起,南方周末報社將向全國2萬名中學語文教師贈閱為期一年的《南方周末》報紙,以及計劃舉辦進中學校園、開展公益教師訓練營等線下活動。歡迎在南方周末APP搜索“語你共進”,點擊“專題”后即可進入專區了解更多信息。 -
除了是老師,他們還是誰?——教師征文挑戰賽8月優質作品
-
平時,他們和學生站在一起——教師征文挑戰賽7月優質作品
-
哪些文章入選了?——《南方周末》教師征文挑戰賽6月優質作品
2021年南方周末“弦歌不輟,薪火相傳”教師征文挑戰賽,你參加了嗎? -
羅會仟:在閱讀中走向“十萬個為什么”
-
李玉樓:中學生如何接近經典
-
徐琳玲:閱讀,通向第二世界的“魔衣櫥”
-
劉亮程:文學是做夢的藝術
-
衛毅:連接閱讀的欲望越強烈,我們走得越遠
-
劉穎:如果沒有閱讀,我沒有辦法走到今天這一步
-
止庵:讀書,成為有意思的人
-
劉悠翔:閱讀一本書,也是采訪一本書
-
李洱:我們為什么要學習語文?
-
張銳:閱讀會告訴你更多的答案
-
閱讀新火種?| 耿景海:“你讀不懂,反而對你是一種傷害”
-
閱讀新火種 | 嚴欽熙:我的剪報欄——“每天幾分鐘,提升思維力”
-
?閱讀新火種?| 曾湖仙:“中學生的閱讀困境首先是沒有時間”
-
閱讀新火種 | 葉兆言:“我們不用擔心閱讀的火會被熄滅”
-
閱讀新火種 | 程煥文:“閱讀是一種門檻最低的高貴”
-
什么樣的閱讀才有價值?葉兆言、程煥文、曾湖仙想和你聊聊
-
【教師征文挑戰賽】你是你所讀,你是你所學
-
【教師征文挑戰賽】老師同學們,讓我們對現實多一點關注與思考
-
2021“弦歌不輟,薪火相傳”教師征文挑戰賽
-
哪本書你認為它“無用”,又愛不釋手??
-
《南方周末》劉悠翔:低質量閱讀會增加你的各種焦慮
2021年南方周末“閱讀新火種”公益行動,《南方周末》文化副刊新聞部資深編輯劉悠翔采訪實錄。 -
《南方周末》張銳:短視頻和直播出現之前,閱讀流行嗎?
2021年南方周末“閱讀新火種”公益行動,《南方周末》文化副刊新聞部記者張銳采訪實錄。 -
《南方人物周刊》衛毅:你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
2021年南方周末“閱讀新火種”公益行動,《南方人物周刊》副主編衛毅采訪實錄。 -
誠覓2萬名中學語文教師,免費申領《南方周末》全年報紙
好文共讀
-
語文教師:“無用”之海擺渡人
深度閱讀是對抗急功近利最好的方法。這些一線教師,用各自的方式讓學生愛上閱讀,開拓著閱讀教育的新路徑與可能性 (本文首發于《南方人物周刊》2021年第27期) -
余黨緒:找到每本書的不可替代性
“從教學的角度來講,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最關鍵的問題。這個問題能夠觸及文本的核心,把這個文本從眾多的作品中標志出來” (本文首發于《南方人物周刊》2021年第27期) -
黃德初:閱讀不是“帶仙氣兒”的行為
“閱讀也是一個日?;顒?,在日常的生活、學習和工作中是有‘用’的,真的要在個人成長發展的過程中‘用’起來,這樣可能他閱讀的動力就會更強勁” (本文首發于《南方人物周刊》2021年第27期) -
《南方周末》劉悠翔:低質量閱讀會增加你的各種焦慮
2021年南方周末“閱讀新火種”公益行動,《南方周末》文化副刊新聞部資深編輯劉悠翔采訪實錄。 -
《南方周末》張銳:短視頻和直播出現之前,閱讀流行嗎?
2021年南方周末“閱讀新火種”公益行動,《南方周末》文化副刊新聞部記者張銳采訪實錄。 -
《南方人物周刊》衛毅:你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
2021年南方周末“閱讀新火種”公益行動,《南方人物周刊》副主編衛毅采訪實錄。 -
劉亮程:文學是做夢的藝術
-
李洱:我們為什么要學習語文?
-
止庵:讀書,成為有意思的人
-
劉穎:如果沒有閱讀,我沒有辦法走到今天這一步
-
羅會仟:在閱讀中走向“十萬個為什么”
-
唐代詩人里的和尚天團
(本文首發于2021年9月23日《南方周末》) -
語文亦可說唱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高中語文教師。 -
親愛的小何同學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杭州市上城區紫陽小學語文教師。 -
我終于帶女兒去了杜甫草堂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文學院教師。 -
破殼而出的溫柔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四川天府新區第三小學語文教師。 -
追星的喜與憂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人大常委會干部。 -
孩子的同伴關系比大人想象的更重要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北京市大興區中學生家長。 -
四十九個不開心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河南省新野縣樊集鄉初級中學歷史教師。 -
歲月不敗美人,經典無懼歲月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重慶市第一中學校語文教師。 -
為你寫詩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廣州市鐵一中學語文教師。 -
在這里,讀出深刻,讀懂中國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??诟綄賹W校語文教師。 -
“愛生如子”的我失去了學生的愛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太原第四十九中語文教師。 -
學生愛瑪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山東省東營市第一中學教師。 -
已識乾坤大,猶憐草木青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安徽阜陽一中語文老師。 -
貧困生小玲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,現任教于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。 -
和學生一起看電影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杭州錢塘區義蓬中學語文教師。 -
播一粒種子在心中——厚植于語文課堂的家國情懷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高新中學語文教師。 -
用愛心劃燃心燈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安徽省懷寧縣黃墩鎮中心學校教師。 -
一個四大古典名著閱讀推廣者的自述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江蘇省海門實驗學校附屬小學副校長。 -
閱盡千帆,歸來仍是少年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陜西省永壽縣中學語文教師。 -
《鄉土中國》整本書閱讀:知識應用于實踐,理論扎根在鄉野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揭陽第一中學語文教師。 -
閱讀,寫作,是一個人的狂歡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長沙市一中金山橋學校教師。 -
“不輸在起跑線”,是家長都迷信的教育謊言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中共福建惠安縣委二級調研員。 -
這個“周末”可不是休閑的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中山大學附屬中學教師。 -
我和《白鹿原》的故事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西安市藍田縣一名中學語文教師。 -
深深的話,淺淺地說
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北京牛欄山一中語文高級教師。 -
好老師,從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開始
本文入選2021年《南方周末》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,作者系新東方濟南學校語文教師。 -
鄭也夫:興趣的摧毀與發現
我認為,教育成功與否的最重要指標是,受教者有沒有因為教育而提升了他對某個事物、某個游戲的興趣,如果沒有,教育是失敗的。 (本文為作者對北大社會學系一年級本科生的演講,首發于2020年12月3日《南方周末》) -
嚴格監管教輔質量,別再讓師生同時做“無用功”了
學生的語文素養本來是通過大量的讀、寫實踐活動提高的,若翻來覆去地做大量的習題,對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無益。練習冊占據了學生作業的“半壁江山”,也耗費了教師的大量時間、浸透了老師的大量心血。師生同時做了“無用功”,想想這事是挺可悲的。 -
一個語文骨干教師的反思
“語文教育是一種人文教育,人文素養的提升難以數字化,這一潛移默化的過程也不能在短時間內外顯” (本文首發于《南方人物周刊》2020年第21期) -
閱讀理解原作者20分僅得6分?很正常
作者本人不“理解”閱讀理解,并不矛盾,閱讀理解作為一種考題形式,也是必要的。問題的關鍵在于,閱讀理解該怎么出。 -
讀書跳過根基直奔枝蔓是大忌
中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是成體系的、分階段的,可以加快學習進度,但不能跳過其中的基礎部分 -
法國中小學校是怎樣開展語文教育的?
仔細觀察法語中學課本就可見到:他們的課文全都是名家原文,這就保證了語言文字的質量與水準,也保證了學生們對過去經典文字的理解與把握。 -
養育一個孩子,需要一個“村莊”
可能是因為日漸喪失快樂的能力,對剛剛轉來的、臉上總含著淺淺笑意的叮當,第一次見面,我就心生歡喜??蓡卧y,叮當語文、數學都只二三十分,讓我們不敢置信。還是同事夏老師明察秋毫:“這孩子前兩年估計沒學什么,20以內的加減很不熟練,乘法口訣基本不會背?!?/div>世界讀書日|中國兒童閱讀現狀:“鄉村孩子沒條件,城里孩子沒時間”
從2007年起,中國少兒出版行業持續迅猛發展,出現了少兒讀物的“黃金十年”,童書的出版數量從每年一萬多種發展到四萬多種,質量也大有提升。但少兒圖書發展的紅利,大部分由一、二線城市的兒童分享。 (本文首發于2021年4月22日《南方周末》)閱讀:重在訓練自己的判斷力, 感受不同國度、時代和人格的精神風貌
這類偶然的“經典名著”之多,遠過于一般讀者的想象,只是既然有經典的地位,人們也就不敢稍有指摘。 (本文首發于2021年4月22日《南方周末》)閱讀障礙:可以避免的悲劇,可以改變的命運
少數發現問題的家庭,通常經歷了類似的曲折:一向聰明機靈的孩子,入學后怎么都跟不上,學過的東西反復忘記,“笨”到超乎想象,家長偶然求醫,才發現真相——原來孩子有閱讀障礙,這是一種先天基因導致的大腦功能輕微失調,他們無法像普通人一樣識別字詞。 近一個月,南方周末記者走訪了多位閱讀障礙者、家長、學者和教育工作者,發現了其中值得書寫的一筆:閱讀障礙雖然會伴隨終生,但他們的困境并非無解,政策和社會環境大有可為,有些并不復雜的調整,足以改變許多人的一生。 (本文首發于2021年04月01日《南方周末》)老師們看“批改作業令”:家長監督不理想,“一刀切”或帶來另一種負擔
呂玉剛強調,批改作業是教師履行教育職責使命所在。高考改革“術”與“道” ——江蘇文科第一名無緣清北引發的討論
“過去十年,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,一邊改,一邊有意見反饋過來。這次的爭議還是聚焦在于等級劃分,這種做法我個人也持保留意見?!? “新高考改革后,能規避單科等級制約招生錄取這一因素,但‘教育行政部門劃批次、分數為核心’主導高考招生錄取的格局不會變?!? (本文首發于2020年8月6日《南方周末》)浙江閱卷老師談爭議滿分作文:別讓引用“藝術”走向極端
為了更高的分數,我們會準備很多名人名言給學生去背——我們也想讓學生看書,但有時他們真的沒時間。 為了減少偶然性,作文閱卷會設置避免誤差的機制。每篇作文都由兩位老師打分。如果兩位老師打分不匹配,分數相差超過8分,那么電腦會自動發給第三位老師。第三位老師改了以后,與哪位老師分數接近,就與之計算平均分。 這篇作文,如果我們一般老師去打分,應該會有42分以上,50-55分也都有可能。 故作高深的風氣不能開,這個文風不能倡導,否則學生沒有了自己的話,盡是一些艱深晦澀的引用。高考江蘇卷謝幕——十七年自主命題里的高考改革軌跡
13年間,江蘇卷的命題有過不少大膽嘗試,例如取消選擇題、提高語文數學分數、降低英語分數等,也經歷過將材料作文改成命題作文、又改回材料作文的反復探索。 駱冬青覺得,人們說江蘇卷難,有可能不是因為試卷本身難,而是對于最終招考人數比例的直觀感受。 在2000年代,自主命題曾是一股高考改革浪潮,從2002年的北京開始,最多時,有多達16個省市采用自己的高考試卷。 (本文首發于2020年7月16日《南方周末》)南京家長選擇題:減負令檢查到學生頭上,學生該撒謊嗎?
“老師給你們補課嗎?”“你們刷課外題嗎?”“有隨堂測試嗎?”這樣的“三連問”有一個標準答案:“我們從來不!”高中語文仍保留魯迅作品,全國6省市將啟用部編版高中教材
“以前,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》只是在歷史課本中被提及。這次全篇收錄在語文課本中,有互補的作用,也更加體現對改革開放思想教育的重視?!?/div>中國少年“爬藤”記:一場家庭條件和學生個人努力的賽跑
相比2019年參加國內高考的1000萬考生,5萬爬藤少年只是極小眾。 為了確?!坝袝勺x”,王奇奇的申請數量是25所,姚松辰15所。 留學顧問曾與家長“制造”出真實,將某個學生送進紐約大學。自始至終,學生不知道,這件事還有額外隱情。